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凯歌

沈明臣 沈明臣〔明代〕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官带领着五千精兵衔枚夜行,秘密领取军符,号令严明。
狭窄的小巷里和敌人短兵相接,杀人就像割草一样悄然无声。

注释
衔枚:古代进兵袭击敌人时,令士兵衔枚于口中,以防出声。枚:形如筷子,两头有带,系在头颈上。
军符:也称“兵符”“虎符”,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
短兵:这里指刀剑等短兵器。

参考资料:完善

1、 侯书生,迟月荃编著.领导干部古诗观止.红旗出版社.2013.12.24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中叶,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后胡宗宪任抗倭军务总督,苦战数年,兼用计谋,始将倭乱平息。胡宗宪喜招纳文士,许多诗人被引入总督幕府,沈明臣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作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时胡宗宪于烂柯山上宴请将士,酒酣乐作,沈明臣援笔立就,酾酒高吟,作此《凯歌》,一书胸臆。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30
2、 周啸天著.宋元明清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2.309

赏析

  这首诗是明人七绝中值得称道的作品之一,诗中写夜战巷战情景,语极独到,遍索汉唐边塞之作无有也。

  欧阳修《秋声赋》有云:“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而这首诗的首句“衔枚夜度五千兵”,正是刻画了大规模部队在夜间悄然行军的画面,“五千”一词凸显了行军人数之众。历史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战例,正体现了“度”字所蕴含的隐蔽与突然性,暗示此次行动为偷袭。要让“五千兵”的夜行军不被敌方察觉,实非易事,全赖严明的军纪保障。诗中“密领军符号令明”一句,便生动展现了行动的保密性与军纪的严整性。主将接到出击命令后,迅速传达,全军将士严格遵照执行。铁的纪律,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凯歌》是明代文学家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一场胜利的战斗。诗的前两句写将官接到军令立即行动,率领精兵长途奔袭;后两句聚焦于巷战,短兵相接,杀敌无数,最终大获全胜,充分表达出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来犯敌人切齿的痛恨。全诗笔风雄健,叙述痛快淋漓。

沈明臣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13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壁

杜庠〔明代〕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大将

李东阳 李东阳〔明代〕

汝何官?金大将。
汝何名?陈和尚。
好男子,明白死。
生金人,死金鬼。
胫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躯一腔血。
金人愤泣元人夸,争愿再生来我家。
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耻,夷狄之臣乃如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甫吟

刘基 刘基〔明代〕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