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书六
顾炎武〔明代〕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之叹乎?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我生平所结识的朋友中,那些因为境遇困顿或年老体衰而逐渐走向衰颓的,占了七八成之多。赤豹,他是个品德高尚的人,长久以来居住在江东地区,难道他不会有所感慨,担忧自己也会像落叶般凋零吗?回想起在泽州的时候,我赠给他拙劣的诗作,他读后深有感触,并回信给我说:“人老了就该休息了,怎么可能不感到疲倦呢?”但我认为这话并不准确。就像孔子说的“归与归与”(意为“回去吧,回去吧”),这并非真的表示他要放弃对天下的关怀,实际上,他从未有一日忘记过对天下的忧虑和责任。因此,真正的君子,他们的学习和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停止。他们不会因为年老或疲惫而放弃对理想、对知识的追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411篇诗文 94条名句
忆秦娥·花似雪
方以智〔明代〕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因雨和杜韵
王守仁〔明代〕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惟怜菊尚存。
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