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走在板桥上,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来到农家门前,刚好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
不要嫌怨烘茶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注释
过山农家:一本题为“山家”,说为张继所作。过:拜访,访问。
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焙:用微火烘。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80-281 .
赏析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全诗二十四字,作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
创作背景
这是顾况访问山农时创作的纪行六言绝句,大约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润州延陵大茅山期间。此诗一本题为“山家”,说为张继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
刘学锴.淳朴的山村风光图——读顾况《过山农家》诗[J].文史知识,1988(4):29-31
简析
《过山农家》是一首六言绝句。此诗写访问山农的情景,诗人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全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端午日
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劝学
孟郊〔唐代〕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